蔡锷(1882-1916)
今人知道蔡锷,多是因为30年前的电影《知音》,说他和歌伎小凤仙故事。这是中国人的爱好。其实蔡锷是严肃的军人,何况“洪宪”之前,身体羸弱,如何会“沉溺”风月场所?当年我看到把蔡锷和小凤仙的故事拍成那个样,曾写信给民国史专家,自号“旧闻记者”的陶菊隐先生,以问究竟,——以我的经验,那些编导一定会去找他“咨询”,挖点史料的。其时菊隐先生年过八旬,回信中有“他们要的是票房,对史实不感兴趣”云云。再后来又不断有人津津乐道,虽不是存心诬蔑,也令蔡锷形象蒙尘。
这就不能不说说蔡松坡的为人。以他的军事才干和声望,如果肯周旋,他在什么时代都能“混”得很好。偏偏这个人品格高尚,学了军事,是为抵御外侮,振兴民族,绝不肯给权贵当家丁。袁世凯极有心机,看出他的本事大,骨头硬,须要防备,把他弄到北京,给个官让他做。
不知为何,近年对袁世凯颇有些“好话”,我想这或许是对其人其事了解不够,或者出于“咸与和谐”的考虑。袁世凯做总统后,有一次问各省军头:“咱们办共和办得怎么样?”——你看,“共和”竟是他的“咱们”“办”的!这固然是北洋系的话语作风,当然也算是中国特色。袁世凯为人极精明,可惜不聪明。他如果聪明,历史就是另一个样子了。他处心积虑防备蔡锷,可是蔡锷不但正直,也比他聪明,装作不问国事,意志消沉,出入八大胡同,让惯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盲肠的老袁上了大当。蔡锷潜出北京,经天津到了日本,把精心准备好的一叠发往北平的明信片交给士官老同学张孝准,让他在日本走一处发一张,老袁得特务报告,真以为蔡锷在日本周游休养呢。直到蔡锷潜到香港,老袁才得到密报,大惊,立即下令追杀。蔡锷辗转越南潜回云南,高举义旗,打响了护国运动第一枪。我青年时读到蔡锷再造共和之事,常感奋落泪:那么艰难的事,他一介病夫,奋袂而起,毅然出征;面对兵强马壮的北洋精锐,何以有三千连军饷也没有的士兵甘愿跟从他?就在于他的出师宣言——“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
辛亥时,蔡锷被推为云南都督,年仅29岁。以他的才干和影响力,即使不冒险犯难,一生的荣华富贵是有保证的。老袁统领北洋,多历年所,知道麾下没有人能超过蔡锷,也曾有心让这个“外人”做参谋总长。偏偏蔡锷把人格尊严看得高于一切,不但不肯做奴才,也不愿意让同胞再做奴隶!有轶事称,小凤仙私下问他为什么敢于反袁,蔡锷愤然说:“他做总统,我跟他见面握握手就行了;他要是做了皇帝,别人见他得下跪,这还得了!”
护国军之所以仓促出征,是蔡锷深谙国情:此事经不起拖,如果让老袁皇帝位子坐稳,对外卖国勾结,对内镇压拉拢,以国人的习性,再忍气吞声三百年也是可能的。从云南出师时,粮饷匮乏,蔡锷不得不四方筹借,否则士兵就得饿肚子。然而就是这三千疲弊之卒,与北洋军斗智斗勇,洋铁桶里放鞭炮,扎草人以惑敌,困难到这种游击战把戏也干过,照样打败吴佩孚张敬尧冯玉祥之流。我早年读《六君子传》(民国36年版),书中提到到护国战争期间,蔡锷惟恐有贪污而乱军心,夜半秉烛,替士兵算伙食账,而此刻他已沉疴在身。时蒋百里随军,忆纳溪山中月夜,曾有习医的法国传教士入军帐探视,这位老人出则感慨落泪,曰“斯人而有斯疾,可为贵国悼叹”。其后蔡锷在日本病逝,蒋百里发电报告国内,电文中有“一年以来,公恶衣菲食以戕其身,早作夜息以伤其神”之句,确是事实。
蔡锷振臂一呼,原本观望的各省军头纷纷倒戈,洪宪丑剧落幕,老袁一命呜呼。蔡锷告假,东渡日本,在福冈大学医院治病,无奈已延误治疗,医生回天无力。这年(1916年)11月1日是日本天长节,蔡锷在病院窗口看到日军飞机空中表演,受了刺激,难过地对陪伴他的士官老同学蒋百里说:“中国陆军还没有整理好,而别人的战争已经从平面转为立体,我们不知又要落后多少年。”又嘱咐道:“护国战争是内战,不应以为功,故我死应行薄葬。”一周后便溘然长逝,年仅34岁。蔡锷归葬故乡岳麓山,为民国第一位享受国葬仪式的人。
岳麓山下蔡锷墓 礼周摄
他的老师梁启超的挽联:“知所恶有甚于死者,非夫人之慟而谁为?”传又有联:“吾见子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天未丧斯文而忍丧此贤也!”
康有为的挽联是:“微君之躬,今为洪宪之世矣;思子之故,怕闻鼙鼓之声来!”
孙中山的挽联是:“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如果其人其事及这些挽联能作为语文教育资源,让青年一代学习,该有多好。
我感慨的是,多少学富五车的读书人热心为袁世凯抬轿子,上劝进表,比如“筹安会六君子”,个个都是了得的学人(其中杨度后来还入了中共),他们那么卖力地拉历史倒车,让我想到,脑袋昏,骨头软,学问也就白做。
蔡锷的讨袁护国,也让其后的独夫与枭雄只敢授意臣僚称万岁而不敢号皇帝,这在中国,总不能说一点意义也没有的。
但我仍不太理解,为什么不能郑重地向青年介绍蔡松坡,而把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人物任由艺人娱乐大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