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π:老师,先悟后证,是佛说的吗?一转眼已经40岁了。原来以前是我把顺序搞错了。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1 我们下面开始讲解金刚经第八品的内容,我先来为大家诵读第八品的经文。 我们先诵读鸠摩罗什法师译本,然后再诵读玄奘法师译本。讲解过程中会穿插引用真谛法师译本。 金刚经鸠摩罗什法师译本云: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下面是玄奘法师译本。 金刚经玄奘法师译本云: 佛告善现:「于汝意云何?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满七宝,持用布施,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缘,所生福聚,宁为多不?」 善现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缘,所生福聚,其量甚多。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 佛复告善现言:「善现,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满七宝,持用布施,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此法门,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如理作意,由是因缘,所生福聚,甚多于前,无量无数。何以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佛世尊,皆从此经生。所以者何?善现,诸佛法诸佛法者,如来说为非诸佛法,是故如来说名诸佛法诸佛法。」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2 那么在正式讲解之前,我们再来说一下我们今后金刚经内容讲解的译本使用问题。 我在前面六译本之对比中曾说,金刚经的六个译本,我本人最喜欢真谛法师的译本,其次是玄奘法师的译本。 随着我对金刚经后面内容更仔细的对比学习,我发现其实金刚经玄奘法师译本和真谛法师译本都非常好,我都非常喜欢,这两个译本各有优点,翻译的水平几乎难分仲伯。 玄奘法师译本的优点是翻译时几乎完全没做删减,保留了所有佛和须菩提对话之间的承转,这一点非常宝贵。 真谛法师译本的优点是,他翻译时好像知道哪些点,学人学习时容易理解错,所以他在翻译那些难点时他总有他自己的办法把你往正确的理解上去导引。从这个角度来说,真谛法师的译本也非常宝贵。 由于玄奘法师的译本保留了所有佛和须菩提对话之间的承转,所以从和鸠摩罗什法师译本作对比的角度,也从尽可能给大家展现金刚经原貌的角度,我们在金刚经后面内容的讲解中,会以玄奘法师的译本作为第一辅助译本,和鸠摩罗什法师金刚经译本进行对比讲解。在相关难点处,我们会引用真谛法师译本。 另外,对于鸠摩罗什法师为什么把金刚经翻译得那么简略,我个人还有一个猜测。也即是,也有一种可能性是鸠摩罗什法师有意为之,也即,他这样翻译,是权衡利弊后的一个主动选择。鸠摩罗什法师译本是中土第一个金刚经汉译本,所以鸠摩罗什法师为了便于金刚经流布,虽然知道翻译时做删减会增加学人理解上的难度,但为了让经文广泛流传,他还是从便于诵读的角度,他还是从便于流布的角度,在翻译时做了删减合并。这个是我个人的一个猜测。 下面我们开始讲解金刚经第八品的经文。 先看这第一段。 佛告善现:「于汝意云何?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满七宝,持用布施,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缘,所生福聚,宁为多不?」 善现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缘,所生福聚,其量甚多。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3 解: 那么此句经文,是佛在为赞叹“受持、读诵、宣讲金刚经的功德”在做铺垫。 佛说,须菩提,你觉得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他们用三千大千世界,盛满七宝,来做布施,那么这个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布施行为,所生的福德多吗? 须菩提答复佛说,很多,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这样去做布施,由此而生的福德会很多。 但是,须菩提回答完“很多”后,他做了一个重要补充,也即: “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 熟悉金刚经的同学都知道,这句经文包含了金刚经后面还会多次出现的一个固定句式,这个固定句式即是: “佛说XX,即非XX,是名XX。” 此处金刚经第八品最后一句也是这个句式: “所以者何?善现,诸佛法诸佛法者,如来说为非诸佛法,是故如来说名诸佛法诸佛法。” “佛说XX,即非XX,是名XX。”这个固定句式在金刚经中多次出现,有时这个句式涉及的经文会表达非常重要的佛理,理解稍有偏差,都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此处,有必要对“佛说XX,即非XX,是名XX。”这个固定句式,先做一个统一的解释。 “佛说XX,即非XX,是名XX。”这个句式,反映的是佛虽然是在用凡夫的语言给凡夫说法,但说者与听者于所说之法,所感所想完全不同。 诸佛于诸佛的境界中,与处于妄想境界中之凡夫,大部分时候唯一的沟通管道就是凡夫的语言。 而凡夫的语言是因于妄想发挥作用的,就如楞伽经所云: “佛告大慧。言说妄想。非异非不异。所以者何。谓彼因生相故。大慧。若言说妄想异者。妄想不应是因。若不异者。语不显义。而有显示。是故非异非不异。” 那么这句经文我们之前引用过也解释过。 也即,佛说,因于妄想,言说才能于凡夫心里激发起种种事物之联想,而因于这些基于妄想的联想,佛法之正法义才能阐释出来,而依于佛法之正法义如法修行,凡夫才能摆脱包括正法想在内的所有妄想,真正体证言说不可及之第一义谛。 所以佛说法时,包括须菩提后来听法时,都非常小心谨慎。 他们时不时的都要提醒一下后来读金刚经的人, “注意啊,佛现在是不得已才这么说,因为真正那个第一义谛语言不可及,你应该明白佛这么说只是为了顺应凡夫的妄想而已,诸佛境界里哪有这些分别?!哪有这些东西之实体?!”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4 比如此处经文: 佛告善现:「于汝意云何?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满七宝,持用布施,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缘,所生福聚,宁为多不?」 佛难道不知道“我想”、“人想”、“众生想”、“寿者想”都是虚妄的吗?诸佛境界难道还有“我想”、“人想”、“众生想”、“寿者想”四相妄想吗? 如果诸佛境界还有“我想”、“人想”、“众生想”、“寿者想”四相颠倒,诸佛又如何名诸佛呢? 可是,就是这样“我想”、“人想”、“众生想”、“寿者想”早已除尽无余的世尊,问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大量财布施,他所得的福德多不多。 如果没有“我想”、“人想”、“众生想”妄想,何来能得福德之善男子、善女人?又何来所得之福德? 四相颠倒妄想除尽无余的世尊,这样问不是自相矛盾吗? 所以,须菩提此时,一方面也顺应凡夫语言妄想,答复佛,“甚多,世尊。甚多,善...。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缘,所生福聚,其量甚多”,另一方面,须菩提又不忘替世尊话语里的貌似自相矛盾处作补救,须菩提补救说,“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 这就是为什么此处经文须菩提答复佛的话中有个“何以故”,因为后面这句“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可以解释“我人众生寿者”四相颠倒妄想除尽无余的世尊,为什么会问出“如果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大量财布施,他所得的福德多不多”这样貌似凡夫才会思维的问题。 世尊在前面刚刚告诉我们“我想”、“人想”、“众生想”、“寿者想”都是妄想,世尊在前面刚刚告诉我们要“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行于布施”,现在突然问“如果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大量财布施,他所得的福德多不多”,这前后难道不自相矛盾吗?如果没有“我想”、“人想”、“众生想”妄想,何来能得福德之善男子、善女人?又何来所得之福德? 所以金刚经此处,须菩提答复佛的话中来个“何以故”,是非常恰当也是非常必要的。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5 一句“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把这前后说法可能存在的自相矛盾隐患全部化解掉了。 也即是,须菩提此处补救说,“世尊,我明白,您说这些话都是为了顺应凡夫妄想而说,您说法前后并无矛盾之处,其实所谓的福德多不多这个问题,在诸佛之境界里根本不存在,因为‘我’和‘我所’之对待本是虚妄的,根本就没有‘能所’之对待,根本就没有‘摄’‘所摄’之对待,所谓的外部事物根本都没有各各自持之‘自性’,如果事物各各自持之‘自性’皆空,如果所谓的诸物都无实体,又何来能得福德之善男子善女人,又何来福德之多不多这个问题呢?所以,诸佛境界本无此问题。佛您佯装问此问题,只是为了顺应凡夫的言说妄想习惯而种种方便说法罢了。” 这就是须菩提所作补救。 所以一句“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把这前后说法可能存在的自相矛盾隐患全部化解掉了。 所以金刚经此处,须菩提答复佛的话中来个“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是个非常恰当也非常必要的补救,是非常恰当也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我们研读金刚经的时候,当经文中出现“何以故”的时候,我们应该高度警惕而不是“掩耳盗铃”, “何以故”出现,说明之后与之前的经文存在某种逻辑上的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如果你不能明白某处经文行文中某个“何以故”为什么突然出现,很有可能是你于前后的经文没能领会贯通。 所以,“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世尊刚才说到的“福德聚”,于诸佛如来境界中并无此物实体,无此真实,此即此处“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 此处“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之“非”字,作虚妄不实解,作无实体解,作如幻解。 既然 “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也即,既然世尊刚才说到、提及的“福德聚福德聚者”,本不真实,如幻,于诸佛如来之境界并无此物实体,那世尊为什么又要这样说呢? 此句经文的第三部分,“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即是回答了这个问题。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6 因为诸佛如来之境界,也即那个真实第一义谛,言语本不可及。因为所有凡夫的言说都是以妄想为因的。 但是,前面已经讲了,以妄想为因的言说,能显示正法正义,而依于正法正义修行,凡夫能达于第一义谛。 所以,虽然第一义谛本不可说,但佛法还是要说,因为佛法好比是那个渡河的筏子,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正法想虽然也是因于妄想,但它能“以逆楔出楔”,它能以妄想破妄想,因为依于正法想如法修行,能反过来把包括正法想本身在内的所有妄想都熄灭掉。 所以此处,“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指的就是,佛口中所说的“福德聚福德聚者”,只是顺应凡夫妄想习气的一种方便说法,并无此真实,虽无此真实,对于处于妄想之中的凡夫来说,这样说又是必要的。 也即是,首先你自己要诸妄想除尽,于第一义究竟处了彻,同时你还要清楚身处妄想之中的众生有情他们是处于什么样的妄想状态中,他们用什么样的妄想言说交流,你要能用他们听的懂的语言把他们从妄想中引领出来。 以“言说妄想”为载体的佛法即是如此发挥作用的,因为众生有情身处妄想之中,所以我们要利用身处妄想之中的众生有情所能领会的“言说妄想”,把众生有情从妄想中导引出来,从而达于第一义智慧境界。 “言说妄想”是我们的手段,“言说妄想”本身不是第一义。依于“言说妄想”同时又“离言说诸妄想”,这样因于妄想从诸妄想中出离而达的那个境界,才是第一义。 所以金刚经在行文中,时不时就会来一句类似“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这样的提醒。 这样的提醒就是要提醒你: 佛现在正在说的话、正在使用的表达,是为了顺应凡夫的妄想才这么说。佛说的这些话,因于凡夫的妄想于凡夫心中能激起各种“联想”,而凡夫闻法升起的种种“联想”,其实并无此真实,诸佛说法时并无此种“联想”,因为诸佛“我想”、“人想”、“众生想”、 “寿者想”早已除尽无余。所以佛说到的“福德聚福德聚者”,仅仅是“名福德聚福德聚”,其实,于真实之诸佛境界,佛说到的“福德聚福德聚者”,皆“非福德聚”,也即,佛说到的“福德聚福德聚者”,皆没有个真实之“福德聚”,佛之所以这么说,仅仅是语言表达上的方便罢了。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7 所以,金刚经中后来多次出现的“佛说XX,即非XX,是名XX。”这个句式,全部是这种善意的提醒。 通过这样的提醒,也变相化解了“佛说法有可能会让人会觉得自相矛盾”这个隐患。 所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说,穿插于金刚经中的“佛说XX,即非XX,是名XX。”这种固定句式的种种表达,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种提醒,或者说这种语言上的补救,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第一义谛凡夫语言不可及,而佛法,又是承载于凡夫语言上才得以抒发,而若无佛法正法之指引,凡夫就不可能明了所谓的“第一义谛”为何物、处于何处。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有云: “大王!凡有言说,名为世谛,此非真实;若无世谛,第一义谛则不可说。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通达世谛、不违第一义谛,即通达之。” 此句经文开门见山即强调,所有的言说,都非真实,所以我们称为世俗谛。 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世俗谛这些言说,“第一义谛则不可说”。没有世俗谛这个虚妄言说,“第一义谛”就会寂灭无言。 所以对于身处妄想之中的众生有情来说,言说妄想、佛法,思维佛法之“法想”,是唯一的沟通管道,是唯一的沟通方式,也可以说,是唯一出路。虽然说这个出路本身并不是如来智慧境界。 也即是,妄想熄灭,即第一义,但要想众生有情妄想熄灭,你要拿众生有情的妄想去灭他们的妄想。 也即是,要以妄想灭妄想,以妄想除妄想。 所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要“通达世谛”,要通言说妄想,通佛法,通法想,同时还要“不违第一义谛”,也即是,同时这些大菩萨还要于第一义究竟处了彻,这样才算“通达之”。 也即是,首先你自己要诸妄想除尽,于第一义究竟处了彻,同时你还要清楚身处妄想之中的众生有情他们是处于什么样的妄想状态中,他们用什么样的妄想言说交流,你要能用他们听的懂的语言把他们从妄想中引领出来。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8 又如楞伽经云: “大慧。若说彼性自性。自共相。一切皆是化佛所说。非法佛说。又诸言说。悉由愚夫希望见生。不为别建立趣自性法。得圣智自觉三昧乐住者。分别显示。” 这段经文我们之前引用过也解释过,这里我们再简单讲解一下。 这句经文是说,佛说法的时候说到各种事物以及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时,这些法都是专为身处妄想之中的众生有情而说,说这些法的佛也都是化身佛,而不是法身佛。 正是由于众生有情身处“我人众生寿者”妄想之中而又不自知,他们会以妄想之同理心自然觉得,此化佛之见闻觉知,和他们自己见闻觉知的心理状态是一样的。也即,他们会自然觉得,此化佛也有“我想”、“人想”、“众生想”,而且他们不觉得“我想”、“人想”、“众生想”是虚妄的。 为了阻断凡夫读金刚经时随时可能产生的这种“推己及人”般的所谓“同理心”推想,佛和须菩提之间对话时,时不时都要靠“佛说XX,即非XX,是名XX。”这种固定句式的种种表达来提醒,这种提醒本身也是对凡夫因于妄想才能发挥威力之语言的一种补救。 所以,这些承载于凡夫“言说妄想”之上的佛法,是专门顺应凡夫的妄想而说,也是专门为身处妄想之中而不自知的凡夫而说。 而化佛也是专门顺应凡夫的妄想而化,也是专门为身处妄想之中而不自知的凡夫而化。 法佛如如不动,所以说“若说彼性自性。自共相。一切皆是化佛所说。非法佛说。” 看下句。 “又诸言说。悉由愚夫希望见生。不为别建立趣自性法。得圣智自觉三昧乐住者。分别显示。” 此句是说,化佛种种精妙譬喻说法,都是针对凡夫之妄想特点,顺应凡夫的妄想而说,因为这样说凡夫才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佛法不为那些另辟蹊径,已经明心见性自觉圣智的有情而说,佛法不为他们分别显示。 因为一方面这些有情已经自觉圣智,自然不再需要佛法这个过河的筏子了。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有情已经没有“我人众生寿者”之妄想,即使他们听闻佛法,他们也如闻天籁,他们也不会再分别思维而生种种联想妄想。 所以说,佛法不为妄想除尽的有情分别显示。所以说,佛法只为身处妄想之中的众生有情而说。 佛不得已,必须要用凡夫因于妄想的语言给身处妄想之中的凡夫说法,因此,佛说法时,不得不边说边提醒、边说边补救。 此即为什么,我们在金刚经中会经常遇见“佛说XX,即非XX,是名XX。”这种固定句式的种种表达。
无尽站群
鹰π:老师,先悟后证,是佛说的吗?一转眼已经40岁了。原来以前是我把顺序搞错了。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1 我们下面开始讲解金刚经第八品的内容,我先来为大家诵读第八品的经文。 我们先诵读鸠摩罗什法师译本,然后再诵读玄奘法师译本。讲解过程中会穿插引用真谛法师译本。 金刚经鸠摩罗什法师译本云: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下面是玄奘法师译本。 金刚经玄奘法师译本云: 佛告善现:「于汝意云何?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满七宝,持用布施,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缘,所生福聚,宁为多不?」 善现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缘,所生福聚,其量甚多。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 佛复告善现言:「善现,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满七宝,持用布施,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此法门,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如理作意,由是因缘,所生福聚,甚多于前,无量无数。何以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诸佛世尊,皆从此经生。所以者何?善现,诸佛法诸佛法者,如来说为非诸佛法,是故如来说名诸佛法诸佛法。」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2 那么在正式讲解之前,我们再来说一下我们今后金刚经内容讲解的译本使用问题。 我在前面六译本之对比中曾说,金刚经的六个译本,我本人最喜欢真谛法师的译本,其次是玄奘法师的译本。 随着我对金刚经后面内容更仔细的对比学习,我发现其实金刚经玄奘法师译本和真谛法师译本都非常好,我都非常喜欢,这两个译本各有优点,翻译的水平几乎难分仲伯。 玄奘法师译本的优点是翻译时几乎完全没做删减,保留了所有佛和须菩提对话之间的承转,这一点非常宝贵。 真谛法师译本的优点是,他翻译时好像知道哪些点,学人学习时容易理解错,所以他在翻译那些难点时他总有他自己的办法把你往正确的理解上去导引。从这个角度来说,真谛法师的译本也非常宝贵。 由于玄奘法师的译本保留了所有佛和须菩提对话之间的承转,所以从和鸠摩罗什法师译本作对比的角度,也从尽可能给大家展现金刚经原貌的角度,我们在金刚经后面内容的讲解中,会以玄奘法师的译本作为第一辅助译本,和鸠摩罗什法师金刚经译本进行对比讲解。在相关难点处,我们会引用真谛法师译本。 另外,对于鸠摩罗什法师为什么把金刚经翻译得那么简略,我个人还有一个猜测。也即是,也有一种可能性是鸠摩罗什法师有意为之,也即,他这样翻译,是权衡利弊后的一个主动选择。鸠摩罗什法师译本是中土第一个金刚经汉译本,所以鸠摩罗什法师为了便于金刚经流布,虽然知道翻译时做删减会增加学人理解上的难度,但为了让经文广泛流传,他还是从便于诵读的角度,他还是从便于流布的角度,在翻译时做了删减合并。这个是我个人的一个猜测。 下面我们开始讲解金刚经第八品的经文。 先看这第一段。 佛告善现:「于汝意云何?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满七宝,持用布施,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缘,所生福聚,宁为多不?」 善现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缘,所生福聚,其量甚多。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3 解: 那么此句经文,是佛在为赞叹“受持、读诵、宣讲金刚经的功德”在做铺垫。 佛说,须菩提,你觉得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他们用三千大千世界,盛满七宝,来做布施,那么这个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布施行为,所生的福德多吗? 须菩提答复佛说,很多,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这样去做布施,由此而生的福德会很多。 但是,须菩提回答完“很多”后,他做了一个重要补充,也即: “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 熟悉金刚经的同学都知道,这句经文包含了金刚经后面还会多次出现的一个固定句式,这个固定句式即是: “佛说XX,即非XX,是名XX。” 此处金刚经第八品最后一句也是这个句式: “所以者何?善现,诸佛法诸佛法者,如来说为非诸佛法,是故如来说名诸佛法诸佛法。” “佛说XX,即非XX,是名XX。”这个固定句式在金刚经中多次出现,有时这个句式涉及的经文会表达非常重要的佛理,理解稍有偏差,都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此处,有必要对“佛说XX,即非XX,是名XX。”这个固定句式,先做一个统一的解释。 “佛说XX,即非XX,是名XX。”这个句式,反映的是佛虽然是在用凡夫的语言给凡夫说法,但说者与听者于所说之法,所感所想完全不同。 诸佛于诸佛的境界中,与处于妄想境界中之凡夫,大部分时候唯一的沟通管道就是凡夫的语言。 而凡夫的语言是因于妄想发挥作用的,就如楞伽经所云: “佛告大慧。言说妄想。非异非不异。所以者何。谓彼因生相故。大慧。若言说妄想异者。妄想不应是因。若不异者。语不显义。而有显示。是故非异非不异。” 那么这句经文我们之前引用过也解释过。 也即,佛说,因于妄想,言说才能于凡夫心里激发起种种事物之联想,而因于这些基于妄想的联想,佛法之正法义才能阐释出来,而依于佛法之正法义如法修行,凡夫才能摆脱包括正法想在内的所有妄想,真正体证言说不可及之第一义谛。 所以佛说法时,包括须菩提后来听法时,都非常小心谨慎。 他们时不时的都要提醒一下后来读金刚经的人, “注意啊,佛现在是不得已才这么说,因为真正那个第一义谛语言不可及,你应该明白佛这么说只是为了顺应凡夫的妄想而已,诸佛境界里哪有这些分别?!哪有这些东西之实体?!”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4 比如此处经文: 佛告善现:「于汝意云何?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满七宝,持用布施,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缘,所生福聚,宁为多不?」 佛难道不知道“我想”、“人想”、“众生想”、“寿者想”都是虚妄的吗?诸佛境界难道还有“我想”、“人想”、“众生想”、“寿者想”四相妄想吗? 如果诸佛境界还有“我想”、“人想”、“众生想”、“寿者想”四相颠倒,诸佛又如何名诸佛呢? 可是,就是这样“我想”、“人想”、“众生想”、“寿者想”早已除尽无余的世尊,问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大量财布施,他所得的福德多不多。 如果没有“我想”、“人想”、“众生想”妄想,何来能得福德之善男子、善女人?又何来所得之福德? 四相颠倒妄想除尽无余的世尊,这样问不是自相矛盾吗? 所以,须菩提此时,一方面也顺应凡夫语言妄想,答复佛,“甚多,世尊。甚多,善...。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缘,所生福聚,其量甚多”,另一方面,须菩提又不忘替世尊话语里的貌似自相矛盾处作补救,须菩提补救说,“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 这就是为什么此处经文须菩提答复佛的话中有个“何以故”,因为后面这句“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可以解释“我人众生寿者”四相颠倒妄想除尽无余的世尊,为什么会问出“如果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大量财布施,他所得的福德多不多”这样貌似凡夫才会思维的问题。 世尊在前面刚刚告诉我们“我想”、“人想”、“众生想”、“寿者想”都是妄想,世尊在前面刚刚告诉我们要“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行于布施”,现在突然问“如果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大量财布施,他所得的福德多不多”,这前后难道不自相矛盾吗?如果没有“我想”、“人想”、“众生想”妄想,何来能得福德之善男子、善女人?又何来所得之福德? 所以金刚经此处,须菩提答复佛的话中来个“何以故”,是非常恰当也是非常必要的。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5 一句“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把这前后说法可能存在的自相矛盾隐患全部化解掉了。 也即是,须菩提此处补救说,“世尊,我明白,您说这些话都是为了顺应凡夫妄想而说,您说法前后并无矛盾之处,其实所谓的福德多不多这个问题,在诸佛之境界里根本不存在,因为‘我’和‘我所’之对待本是虚妄的,根本就没有‘能所’之对待,根本就没有‘摄’‘所摄’之对待,所谓的外部事物根本都没有各各自持之‘自性’,如果事物各各自持之‘自性’皆空,如果所谓的诸物都无实体,又何来能得福德之善男子善女人,又何来福德之多不多这个问题呢?所以,诸佛境界本无此问题。佛您佯装问此问题,只是为了顺应凡夫的言说妄想习惯而种种方便说法罢了。” 这就是须菩提所作补救。 所以一句“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把这前后说法可能存在的自相矛盾隐患全部化解掉了。 所以金刚经此处,须菩提答复佛的话中来个“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是个非常恰当也非常必要的补救,是非常恰当也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我们研读金刚经的时候,当经文中出现“何以故”的时候,我们应该高度警惕而不是“掩耳盗铃”, “何以故”出现,说明之后与之前的经文存在某种逻辑上的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如果你不能明白某处经文行文中某个“何以故”为什么突然出现,很有可能是你于前后的经文没能领会贯通。 所以,“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世尊刚才说到的“福德聚”,于诸佛如来境界中并无此物实体,无此真实,此即此处“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 此处“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之“非”字,作虚妄不实解,作无实体解,作如幻解。 既然 “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也即,既然世尊刚才说到、提及的“福德聚福德聚者”,本不真实,如幻,于诸佛如来之境界并无此物实体,那世尊为什么又要这样说呢? 此句经文的第三部分,“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即是回答了这个问题。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6 因为诸佛如来之境界,也即那个真实第一义谛,言语本不可及。因为所有凡夫的言说都是以妄想为因的。 但是,前面已经讲了,以妄想为因的言说,能显示正法正义,而依于正法正义修行,凡夫能达于第一义谛。 所以,虽然第一义谛本不可说,但佛法还是要说,因为佛法好比是那个渡河的筏子,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正法想虽然也是因于妄想,但它能“以逆楔出楔”,它能以妄想破妄想,因为依于正法想如法修行,能反过来把包括正法想本身在内的所有妄想都熄灭掉。 所以此处,“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指的就是,佛口中所说的“福德聚福德聚者”,只是顺应凡夫妄想习气的一种方便说法,并无此真实,虽无此真实,对于处于妄想之中的凡夫来说,这样说又是必要的。 也即是,首先你自己要诸妄想除尽,于第一义究竟处了彻,同时你还要清楚身处妄想之中的众生有情他们是处于什么样的妄想状态中,他们用什么样的妄想言说交流,你要能用他们听的懂的语言把他们从妄想中引领出来。 以“言说妄想”为载体的佛法即是如此发挥作用的,因为众生有情身处妄想之中,所以我们要利用身处妄想之中的众生有情所能领会的“言说妄想”,把众生有情从妄想中导引出来,从而达于第一义智慧境界。 “言说妄想”是我们的手段,“言说妄想”本身不是第一义。依于“言说妄想”同时又“离言说诸妄想”,这样因于妄想从诸妄想中出离而达的那个境界,才是第一义。 所以金刚经在行文中,时不时就会来一句类似“福德聚福德聚者,如来说为非福德聚,是故如来说名福德聚福德聚”这样的提醒。 这样的提醒就是要提醒你: 佛现在正在说的话、正在使用的表达,是为了顺应凡夫的妄想才这么说。佛说的这些话,因于凡夫的妄想于凡夫心中能激起各种“联想”,而凡夫闻法升起的种种“联想”,其实并无此真实,诸佛说法时并无此种“联想”,因为诸佛“我想”、“人想”、“众生想”、 “寿者想”早已除尽无余。所以佛说到的“福德聚福德聚者”,仅仅是“名福德聚福德聚”,其实,于真实之诸佛境界,佛说到的“福德聚福德聚者”,皆“非福德聚”,也即,佛说到的“福德聚福德聚者”,皆没有个真实之“福德聚”,佛之所以这么说,仅仅是语言表达上的方便罢了。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7 所以,金刚经中后来多次出现的“佛说XX,即非XX,是名XX。”这个句式,全部是这种善意的提醒。 通过这样的提醒,也变相化解了“佛说法有可能会让人会觉得自相矛盾”这个隐患。 所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说,穿插于金刚经中的“佛说XX,即非XX,是名XX。”这种固定句式的种种表达,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种提醒,或者说这种语言上的补救,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第一义谛凡夫语言不可及,而佛法,又是承载于凡夫语言上才得以抒发,而若无佛法正法之指引,凡夫就不可能明了所谓的“第一义谛”为何物、处于何处。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有云: “大王!凡有言说,名为世谛,此非真实;若无世谛,第一义谛则不可说。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通达世谛、不违第一义谛,即通达之。” 此句经文开门见山即强调,所有的言说,都非真实,所以我们称为世俗谛。 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世俗谛这些言说,“第一义谛则不可说”。没有世俗谛这个虚妄言说,“第一义谛”就会寂灭无言。 所以对于身处妄想之中的众生有情来说,言说妄想、佛法,思维佛法之“法想”,是唯一的沟通管道,是唯一的沟通方式,也可以说,是唯一出路。虽然说这个出路本身并不是如来智慧境界。 也即是,妄想熄灭,即第一义,但要想众生有情妄想熄灭,你要拿众生有情的妄想去灭他们的妄想。 也即是,要以妄想灭妄想,以妄想除妄想。 所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要“通达世谛”,要通言说妄想,通佛法,通法想,同时还要“不违第一义谛”,也即是,同时这些大菩萨还要于第一义究竟处了彻,这样才算“通达之”。 也即是,首先你自己要诸妄想除尽,于第一义究竟处了彻,同时你还要清楚身处妄想之中的众生有情他们是处于什么样的妄想状态中,他们用什么样的妄想言说交流,你要能用他们听的懂的语言把他们从妄想中引领出来。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8 又如楞伽经云: “大慧。若说彼性自性。自共相。一切皆是化佛所说。非法佛说。又诸言说。悉由愚夫希望见生。不为别建立趣自性法。得圣智自觉三昧乐住者。分别显示。” 这段经文我们之前引用过也解释过,这里我们再简单讲解一下。 这句经文是说,佛说法的时候说到各种事物以及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时,这些法都是专为身处妄想之中的众生有情而说,说这些法的佛也都是化身佛,而不是法身佛。 正是由于众生有情身处“我人众生寿者”妄想之中而又不自知,他们会以妄想之同理心自然觉得,此化佛之见闻觉知,和他们自己见闻觉知的心理状态是一样的。也即,他们会自然觉得,此化佛也有“我想”、“人想”、“众生想”,而且他们不觉得“我想”、“人想”、“众生想”是虚妄的。 为了阻断凡夫读金刚经时随时可能产生的这种“推己及人”般的所谓“同理心”推想,佛和须菩提之间对话时,时不时都要靠“佛说XX,即非XX,是名XX。”这种固定句式的种种表达来提醒,这种提醒本身也是对凡夫因于妄想才能发挥威力之语言的一种补救。 所以,这些承载于凡夫“言说妄想”之上的佛法,是专门顺应凡夫的妄想而说,也是专门为身处妄想之中而不自知的凡夫而说。 而化佛也是专门顺应凡夫的妄想而化,也是专门为身处妄想之中而不自知的凡夫而化。 法佛如如不动,所以说“若说彼性自性。自共相。一切皆是化佛所说。非法佛说。” 看下句。 “又诸言说。悉由愚夫希望见生。不为别建立趣自性法。得圣智自觉三昧乐住者。分别显示。” 此句是说,化佛种种精妙譬喻说法,都是针对凡夫之妄想特点,顺应凡夫的妄想而说,因为这样说凡夫才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佛法不为那些另辟蹊径,已经明心见性自觉圣智的有情而说,佛法不为他们分别显示。 因为一方面这些有情已经自觉圣智,自然不再需要佛法这个过河的筏子了。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有情已经没有“我人众生寿者”之妄想,即使他们听闻佛法,他们也如闻天籁,他们也不会再分别思维而生种种联想妄想。 所以说,佛法不为妄想除尽的有情分别显示。所以说,佛法只为身处妄想之中的众生有情而说。 佛不得已,必须要用凡夫因于妄想的语言给身处妄想之中的凡夫说法,因此,佛说法时,不得不边说边提醒、边说边补救。 此即为什么,我们在金刚经中会经常遇见“佛说XX,即非XX,是名XX。”这种固定句式的种种表达。